“家里長輩到紀念館參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很好,做了很詳細的講解!”“今天冒雨到紀念館參觀,觀眾很多,我和同伴都帶了行李箱,存包處工作人員很熱情地幫助我們拿箱子,很熱心負責!”“今天到紀念館參觀,手機和身份證丟了,工作人員魏彪找到后主動聯系我。我當時已經離館一個多小時了,他一直等我返回!”……最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連接到12345轉來的觀眾來電,感謝工作人員熱心真誠的服務。

  為滿足廣大觀眾參觀需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7月15日起實施“提前開館,延遲閉館”等便民舉措,針對65周歲以上的老人、退役軍人、醫護人員等開辟綠色通道。對于沒能來現場參觀的觀眾,還推出了“云”上看展服務,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觀展。為全力保障觀眾參觀需求,紀念館還延長開館時間:每天提前至8點開館,18點閉館。觀眾可提前7天在紀念館微信公眾號左下角預約入口進入,及時進行預約。

  紀念館在預檢口增設了降溫風機,還為排隊觀眾提供了遮陽棚。每天有十多位“80后”和“90后”助覽員在預檢口迎候參觀者,“95后”小伙卞琦振是其中之一。引人注意的是,他手腕上的皮膚和其他地方有明顯的色差,他笑稱:“手腕是前段時間受傷后佩戴了護腕,盡管有遮陽棚遮蔽部分陽光,但長時間在戶外工作還是會被曬黑?!?/p>

  據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還為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殘障人士、現役軍人、退伍軍人、消防救援人員、獻血榮譽證持有者、道德模范,以及醫務人員等群體開辟了綠色通道,相關人員可憑有效證件在“優待人員免預約服務窗口”換取入館憑證后,從綠色通道快速入館。其中,殘障人士和65周歲以上的老人可由1名成年人陪護參觀。

  為確保場館干凈整潔,最近館內增派保潔人手,加大清掃頻次。每天早晨6點多,保潔員鄭輝和姚春梅就忙碌起來。7點多,鄭輝已經把雕塑廣場清掃完畢,背后的衣服全濕了,搭在脖子上的毛巾都能擠出水來。鄭輝住在紀念館附近的茶南小區,他說:“作為南京人,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把環境衛生打掃好,給觀眾樹立良好形象?!?/p>

  工作人員魏彪是紀念館展廳的助覽主管、國旗班護旗手。每天清晨,魏彪的第一件工作是和其他兩位護旗手一起在公祭廣場舉行升旗儀式。他一天內要定時數次查看國旗飄展情況,每天閉館后,又小心翼翼把國旗放下來,展平,放好。他說:“守護好國旗,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此外,魏彪還負責展廳內的客流疏導工作,“為保障觀眾參觀體驗和安全,展廳內限定短時客流量。我們看到殘障人士或者身體有突發狀況的觀眾,會第一時間上前提供幫助,遇到復雜情況,就通過對講機尋求就近的助覽員援助?!鼻安痪?,一位年輕觀眾在展廳內突然暈倒,助覽員第一時間聯系其親屬,并緊急撥打120急救電話,陪同該觀眾前往醫院就醫。

  據不完全統計,7月1日至23日,觀眾撥進紀念館熱線電話總計4570多個,其中咨詢預約占9成。為更好地服務觀眾,紀念館在客服前臺建立意見收集、處理與結果反饋機制,及時回應觀眾合理訴求。負責接熱線電話的客服專員仇志燕工作十分繁忙,常常一個電話剛掛斷,另一個電話馬上又打進來。仇志燕和同事們竭盡所能,盡量讓觀眾的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滿意地掛斷電話。

  為進一步提升場館服務品質,增強觀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從7月15日起,紀念館組織全體黨員到一線服務觀眾,傾聽觀眾的心聲,耐心答疑解惑。

  紀念館還有三十多位紫金草志愿者輪流在崗,觀眾參觀過程中如遇到中暑、頭暈、擦傷、扭傷等緊急情況時,可就近尋找穿著紫色馬甲的志愿者幫助。(報道員:竇心蕊 徐紅霞)